《桑塔露琪亚》说课稿
新华学校
张雪萍
2012?2013上
《桑塔露琪亚》说课稿
大家好!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音版第十三册第三单元中的《桑塔露琪亚》一课。
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:说教材;说教法;说学法;说教学过程。
一、说教材:《桑塔露琪亚》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。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老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。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,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。歌曲为大调式,8、3拍子,由两个乐段构成。
船歌: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,八六拍子,给人以摇晃感觉,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,热情洋溢的。
教学目标: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,从三维目标出发,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:
(1)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,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,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。
(2)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《桑塔.露琪亚》,背唱其中一段歌
(3)能够感受,体验《桑塔.露琪亚》的音乐情绪和风格,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。
(4)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。
重点:从教学目标不难看出,本课的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《桑塔.露琪亚》.
难点: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。
教具: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,我选用钢琴、多媒体课件、打击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。
二、说教法:我认为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感知体验音乐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为此我运用了以下教法:
采用情境法并结合感知、体验、实践、探究的音乐教学法,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。
三、说学法: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:视觉图像法 联想想象法 模仿伴奏法 对比听赏法 模拟演唱法 合作讨论法
四、说教学过程:这一部分,也是我说课的重点部分。
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,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:
1、情境导入;2、新课学习;3、创造表现;4、拓展升华;
1、情境导入:首先,课件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,并让学生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,佛罗论撒,并播放背景音乐《桑塔.露琪亚》,让学生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,欣赏完后学生谈感受,教师归纳总结并向学生介绍: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,佛罗论撒的歌剧院,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。这样创设多种情景,引起学生的共鸣,为新课学习做下了良好的铺垫。
2、新课学习 1)、自主感受:教师播放《桑塔.露琪亚》,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,拍子,并提示学生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来体验音乐。之后,让学生说出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?情绪怎样?歌曲采用几拍子写成?学生讨论回答,教师归纳总结:引出船歌这一体裁,
课件显示船歌的有关知识。
2)、多次聆听,交流学唱: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,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,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,并让学生用三拍子指挥随歌曲轻轻划拍子,学生通过多次聆听歌曲,达到会唱唱会歌曲的目的。 学生随录音伴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,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。
随琴轻声的用录音轻声模唱,教师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言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。并适时处理歌谱中的临时升记号、还原记号的知识,附点节奏的运用,重音、顿音、跳音的处理。 指导学生随琴轻声填唱歌词。
3)、情感体验:教师范唱歌曲,学生为教师轻轻的打着拍子,并分析歌曲的曲式,每一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表现,学生随伴奏录音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。(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多次聆听体验音乐,使学生自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,并在无意识的记忆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意境,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。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合作,找出问题,发现难点,教师予以及时点拨解决难点,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,提高了教学效率。在审美体验中,注重挖掘歌曲的情感,声音的表现,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。)
3、创造表现:聆听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《桑塔.露琪亚》,让学生讨论判断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:(帕瓦罗第-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,音色明亮,有穿透力)。(多明戈-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,音色丰满华丽,坚强有力。)(卡雷拉斯-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,音色流畅抒情)。
4、拓展升华:欣赏印度尼西亚的船歌《星星索》,拓展升华了本课的内容,也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。最后师生共同总结,学生在《星星索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,是学生久久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,令人回味无穷。
教师小结: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欧洲风格的歌曲,音乐是世界的,每个国家地区都有极具特色的音乐,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欣赏音乐时,也要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,去容纳所有美好的音乐。
第二篇:说课稿 绿凤 - 副本
PEP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
我说课的内容是PEP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,包括Let’s Learn 和 接下来,我将从教材分析、教法、学法、教学流程、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作个交流。
一、说教材
首先来说说教材,这部分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“I have a pen pal”的第一课时,包括A部分Let’s learn和Group work。本课主要是学习几个表达爱好的动词短语,同时掌握询问他人的爱好并作答。本课在整套PEP版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动词的-ing形式,且学了I like ......句型。教学时将采取以旧引新的方式,引出新课。
1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,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:
(1)、知识与技能目标:能够听、说、认读以下句子What is your hobby?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,并能熟练替换其中的动词短语; 能够听、说、读、写以下动词短语collecting stamps, riding a bike ,diving , playing the violin , making kites。
(2)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,并通过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和乐于与他人交往的性格。
2、教学重难点
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本课的教学目标,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是本课的重点。掌握ride, dive, make这几个动词的ing形式写法为本课难点。
二、教法
根据《英语课程标准》,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。本课我将采用如下教法:1、情景教学法,利用图片和简笔画表意,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。2、游戏法教学法。通过chant、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三、学法
游戏助记法,TPR全身反应法,小组合作学习法
四、教学流程
落实重点,突破难点是教学中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,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,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。
Step 1: Warming-up & Review
1、“找朋友配对”游戏。(该部分可以事先做好调查)演示如下:教师本人运用“Do you like…?”句型随机提问班上的任意一位同学,寻求两个人的共同爱好,组成一对。具体规则如下:请学生运用所学的“Do you like…?”句型,以资源形式进行提问,寻找自己的“同盟军”。该活动既可以达到复习旧知识,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两两分组的目的。
Step 2 Presentation
1. 根据上一个环节,在征得相关学生的同意后,幻灯片展示其照片以及插入相关的教学图片,老师问Who is he? What’s he like? What is he doing? (复习五年级的旧知识)学生回答后 ,老师接着说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. That is to say(换句话说),his hobby is
playing basketball(他的爱好是打篮球。)这时出示单词卡片,教学hobby这个单词,学生看音标拼读,老师板书,进行简单操练。紧接着谈话导出“What is your ...? 师板书,组织操练几遍。这样以旧引新的设计,既复习旧知识,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。进而转入对课文Let’s Learn部分的学习。
2. 模仿show。给学生播放该部分的录音2遍,2遍过后,老师带读操练动词短语。再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,对这些短语进行及时记忆。时间到后,请之前已经分好的两人组自愿上台根据Let’s Learn部分的动词短语进行模仿表演,由下面的学生大胆猜测并将其说出来。老师在四线格里依次写出学生念出的短语,并接着说playing the violin is my hobby.(这样就强调了此处动词加了ing).然后在板书上加上ing和I like。
3. 同样方法呈现riding a bike ,diving,making kites 和 collecting stamps,并用数量强调kites 和stamps的复数。操练的次数多了以后,写的部分可由学生来完成,真正达到对学生“听、说、读、写”的训练。
Step 3 Let’s Play
1、新知呈现之后,为巩固词组,设计“芝麻开门”的游戏,每一扇门后会有一个短语,打开门之后,学生需正确迅速的读书每一个短语,读对加分,读错不扣分。
2、为了操练句型,设计了“击鼓传花”游戏,两个两人组进行合并,,4人为一组,采用A问B,B问C,C问D的方式,其中一位同学做

“小小记录员”,整理小组成员的爱好,并作展示。
3、三个游戏过后,回归课本。为了突破难点,强调making, riding ,diving,是怎么变型的?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板书,自己归纳出是去e加ing。
5、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,提高交际能力,设计的Group work会分成男女生两大类,各自总结出男女生之间的爱好,并观察其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,让男女生更加和睦相处。
Step 4.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(巩固与扩展)
1、首先回归课本,生看书跟读课文后 ,师问:你有什么收获?
2、然后布置作业A 、抄写本课的短语。B、回家把课文读给家长听。
五、板书设计
